二喬牡丹:別名洛陽錦,牡丹名品種之一。落葉灌木。株型高,莖高達2米,直立。枝較細硬,一年生枝長,節問亦長;鱗芽圓尖形。中型圓葉,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,表面綠色,無毛,背面淡綠色,有時具白粉,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。

二喬牡丹花
二喬牡丹出自洛陽,中花品種,是洛陽牡丹的傳統珍品,在復色系中排名第一。
關于二喬牡丹的最早記錄,出現在宋代周師厚的《洛陽牡丹記》中:“‘二色紅’,千葉紅花也。元豐中出于銀李園中,于接頭一本上歧分為二色,一淺一深……”專家認為,當時的“二色紅”,就是后來的二喬。
清代《曹州桑籬園牡丹譜》中明確記錄,二喬是洛陽牡丹品種:“二喬,花千層,起樓,異色不同。每朵紫、白二色,亦有半紅半白者,或正紅正白不等。葉硬齊短。花出洛陽,移曹州百余年,一名洛陽錦。
最開始人們培植二喬,是為了一株牡丹上可以盛開兩種顏色的花朵,經過長期的培育和不斷試錯實踐,終于培育出了一朵牡丹花上可以開出兩種顏色,有紫紅和粉紅兩種顏色,現在二喬的顏色更多了。
二喬的名字來源于“三國”里面一對美貌的姐妹花,大喬為孫策的妻子,小喬為周瑜的妻子。牡丹花如此美麗、漂亮,不由得人們想起三國東吳的大喬和小喬,便為這種可以盛開兩種顏色的牡丹花取名“二喬”,從此以后二喬牡丹并在人們口中相傳。
我們參照實物的二喬牡丹花,研制出了紅色+白色的二喬牡丹瓷,如下圖:

二喬牡丹瓷